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2021-06-28  碌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解读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旺泽

(2021年6月)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的实施意见》,也就是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已经正式公布。文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进行总体谋划,作出具体部署,提出许多含金量高、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许多硬任务硬措施。

一、关于文件起草的背景

我省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十三五”时期,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坚持不懈抓粮食生产,粮食产量突破1200万吨大关,创历史新高。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优势产业,着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农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全省上下同心抓,社会各界齐参与,以敢死拼命的精神、争分夺秒的劲头、求真务实的作风、前所未有的力度,向绝对贫困发起“背水一战”的总攻,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为稳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与经验,精辟阐述了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肩负的使命和任务,系统部署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等重大任务,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举旗定向、领航掌舵,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三农”工作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的明确信号,为我们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我们充分认识到,“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甘肃实施追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现代化,逐步缩小同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解决好城乡、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基础、潜力、后劲在“三农”。应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挑战,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起好压舱石的作用。全省上下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

二、关于文件的主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研究谋划部署,全力推动落实。今年,“三农”工作重心将实现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农业农村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省委一号文件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必须站在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战略高度。“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农村始终是我们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代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

第二,必须站在应变局、开新局压舱石的战略高度。“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在应变局、开新局中的“压舱石”的作用,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首要政治任务,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三,必须站在践行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战略高度。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和推动“三农”工作,职责于心、担责于身,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全面科学系统谋划新发展阶段甘肃“三农”工作,奋力开创全面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局面。

第四,必须站在现阶段全省“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战略高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机遇意识,全面分析新发展阶段我省“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文件部署的重点任务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全面承接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5 个方面25条政策举措,文件部署的很明确、很具体,也体现了甘肃特色和亮点:

第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我们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底线任务,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同时,推动脱贫攻坚政策平稳转型支持乡村振兴。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实行精准帮扶,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大力发展产业,多渠道促进就业,继续完善安置区配套设施,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持续发挥效益。推进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按照“兜底、扩面、转方式”的原则,政策支持的重点从一家一户逐渐向集中连片建种养基地、强龙头、伸链条、聚集群、三产融合等转移,持续发展壮大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为主导、以地方特色农产品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广泛开展贸易洽谈、品牌推介等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促进消费帮扶。

第二,牢牢扛起政治责任,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坚持党政同责、党政同抓,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确保粮食生产和供应不出问题,满足老百姓对重要农副产品的基本需求,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要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要通过品种改良、节水保灌、全膜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和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我省牛羊产业优势,实施奶业倍增行动计划,提升生活质量和品质。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按照“保地、增地、增效”要求,采取长牙齿的措施,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推动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十四五”期间全省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以上,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50万亩。积极推广“一户一块田”“一户一台地”“一企一基地”的经验做法,开展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治理,利用戈壁、沙滩等不宜耕作的闲置土地,发展设施农业,解决粮食安全和发展产业的用地矛盾。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优良新品种选育培育,力争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玉米、马铃薯、瓜菜花卉和“张掖肉牛”“平凉红牛”等新品种。围绕打造国家级种业基地目标,优先建设玉米、马铃薯、瓜菜花卉、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现代种业产业园。

第三,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着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之举,乡村振兴必须把产业振兴摆在首位。从今年开始,全省启动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按照产业集群、龙头集中、技术集成、要素集聚、保障集合的总体要求,实行项目化、园区化、专业化,推行标准化、数字化、融合化,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加快构建“一乡一业”“连乡成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建立省市县三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专家团队、一套考核体系“五个一”推进机制,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特色优势产业数量、规模、产量、质量大幅提升,产值力争实现翻番。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产业集群,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领,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0个,着力打造武威现代生态奶业产业园等10个以上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500亿元级以上的产业,把中药材、蔬菜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千方百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有力有序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今年起,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抓。要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品质。要以县为单位,在今年内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布局调整规划,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进度。要坚持乡村规划与农业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规划建设、城镇化进程、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功能完善与服务提升“五个相统筹”,实现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避免重复建设、低效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深度节水、极限节水”和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启动实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坚持示范先行、梯度推进,统筹谋划、综合施策,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市(州)、示范县(区)、示范乡(镇)及示范村,为各地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创造可跟可学的经验模式。乡村建设是为农民建的,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规划先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自下而上、量力而行、梯次推进,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第五,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健全议事协调、督查考核机制,特别是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强化农业农村资源要素保障,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