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碌曲县玛艾镇勒尔多东路1号电话:0941--6621683备案编号:陇ICP备15003082号-1甘公网安备 623026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6230260001 主办:碌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通过落实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增强西部地区税收协同治理能力,以进一步发挥税收支持作用,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的第5年。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年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重大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开放型经济格局加快构建,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2019年的20.5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6.9万亿元,年均增长4.9%,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西部地区打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9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航空等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业增加值由2019年的5.8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1万亿元。西部各省份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23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3.7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37%,开放型经济格局加快构建。
在推动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过程中,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了重要支持作用。比如,在区域优惠政策方面,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据统计,2019年—2023年,甘肃省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近200亿元。在包括税收在内的多项国家政策支持下,西部地区不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甘肃,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引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企业,并谋划在氢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领域建设未来产业生态,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同时,依托国家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等开放平台,甘肃积极承接中东部地区外向型产业转移,努力构建具有特色、体现优势、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明显的区位优势,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政策也在不断推出,西部大开发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差距仍然明显,如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任务依然艰巨。未来西部大开发,更要处理好大保护与大开放的关系,坚持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生态资源保护,不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产业改造升级,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应进一步发挥税收支持作用,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方面,持续落实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税收优惠力度。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包括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还包括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中,修订增加了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促进产业有序向西转移、生态环境大保护等产业条目,进一步体现产业发展导向,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近年来,甘肃、贵州、四川等地税务部门出台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确认管理办法,对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以解决难以判断和后续管理等问题;四川和重庆税务部门统一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标准和部分行业应税所得率等40多项政策执行标准。下一步,西部各省区市税务部门应持续落实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地区发展新动能。同时,考虑进一步增强财税优惠政策的针对性,如加大促进西部地区黄河流域省份产业绿色转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优惠力度;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财税支持;加大对扎根西部地区从事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力度。
另一方面,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税收协同治理能力,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 西部大开发区域12省区市联合编制《西部大开发区域办税缴费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进一步推进区域税收征管和服务一体化工作;西北5省区制定《西北五省(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推动实现税收政策统一、裁量基准一致、行政执法协同,为西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税收营商环境。下一步,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进一步发挥税收对西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持作用。主动服务对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强西部地区税收治理合作,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本次座谈会提出,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近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2”省区市税务部门共同签署《高水平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跨区域税务合作框架协议》,围绕经营主体涉税需求,建立跨区域税务合作机制;西北5省区税务部门联合签订《“税路通”服务品牌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深化拓展“税路通”服务品牌建设内涵,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通过深化东中西部科技创新合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优势互补、发展互济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西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大开放推动产业体系建设,促进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应主动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西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作者系兰州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