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浏览

碌曲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06-06  碌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

碌曲县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碌曲县统计局

(2022年5月26日)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和州委州政府工作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扎实推进“五无甘南”创建,全县经济稳步发展。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初步核算,全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19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041万元,增长0.6%,对经济的贡献率4.8%,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488万元,下降5.7%,对经济的贡献率-8.2%,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3663万元,增长6.9%,对经济的贡献率103.4%,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0443元,同比增长4.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20年的33.8:5.9:60.3,调整为29.6:5.9:64.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保持不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4.2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总人口(户籍人口)3.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2万人,其中藏族人口3.58万人,增加0.0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94.13%。常住人口3.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52%。全年出生人口0.05万人,出生率13.93‰;死亡人口0.03万人,死亡率8.36‰;人口自然增长率5.57‰。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25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0%。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620万人,劳务创收1.04亿元。通过东西协作,提供就业岗位使16名劳动力就业;公开招录大中专毕业生78名,安置城镇公益性岗位14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40万元。

二、农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67亿元,同比增长0.9%。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83万亩,同比增长16.0%,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12万亩,增长2.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36万亩,下降34.1%;青饲料种植面积1.36万亩,增长95.7%。粮食总产量2948吨,增长2.6%;药材产量920吨,下降11.1%;油料产量174吨,下降48.5%。

全年各类牲畜产仔成活率94.6%,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成畜保活率96.7%,降低0.2个百分点;总增率42.1%,降低2.9个百分点;出栏率69.9%,提高9.9个百分点;商品率67.5%,提高9.8个百分点。年末各类牲畜存栏42.98万头、只,减少11.53万头、只,下降21.16%。其中:牛存栏20.71万头,减少5.91万头,下降22.19%;羊存栏21.35万只,减少5.66万只,下降20.96%;猪存栏0.38万头,减少0.08万头,下降17.39%。全年肉类总产量1.3万吨,下降2.75%。牛奶产量2万吨,下降30.89%。绵羊毛产量214吨,下降20.7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3765万元,同比下降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6.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14744万千瓦时,下降18.9%。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723万元,同比下降3.9%。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个。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662万元,同比增长4.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403万元,增长7.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641万元,增长11.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884万元,增长11.5%;金融业增加值7454万元,下降2.3%;房地产业增加值1484万元,增长5.0%;其他服务业增加值70135万元,增长7.7%。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68万元,同比增长5.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20662万元,增长5.1%;农村8806万元,增长4.6%;按行业统计,批发零售业23671万元,增长5.39住宿餐饮业5797万元,增长3.2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投资增长9.8%。全年共组织施工项目74个,与上年持平,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2个;新开工项目38个,下降26.92%。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5927万元,同比增长6.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25万元,增长10.12%,其中:税收收入1603万元,增长13.69%;非税收入1922万元,增长7.3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5129万元,下降1.56%。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8354万元,下降12.76%,其中:居民存款7196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23509万元,下降2.77%,其中:居民贷款124.74亿元。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60元,同比增长6.8%。其中:工资性收入17681元,增长9.1%;经营净收入10650元,增长3.9%;财产净收入772元,增长2.5%;转移净收入1257元,增长3.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361元,增长11.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7.1%,降低0.01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76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工资性收入:1579元,增长12.2%;经营净收入7317元,增长14.1%;财产净收入726元,增长2.1%;转移净收入2354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215元,增长11.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3%,降低0.01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934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36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341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17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17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437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166人。

九、教育和卫生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所,在校中小学生6514人,其中:高中在校生962人,初中在校生1712人,小学在校生3840人。全县各类学校专任教师870名,其中:小学专任教师595名,初高中专任教师275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1%。

年末全县共有全县综合医院1个,民族医院1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20个。全县儿童基础免疫“五苗”合格接种率达98.97%。

十、文化旅游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4.61万人次,同比增长1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6亿元,增长11.4%。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县水资源总量10.31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 449.7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5%,其中:农业用水量5.5万立方米,增长266%;工业用水量2.1万立方米,下降41.5%;城镇生活用水40.85万立方米,增长16.2%;乡村生活用水76.1万立方米,增长20.5%;人工生态环境用水2.1万立方米,增长5%。

全县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5%,细颗粒物(PM2.5)浓度21微克/立方米;实施“三化”草地治理面积80000公顷,矿山生态恢复面积38.6公顷,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57公顷。

全县年降水量526.9毫米,比上年减少250.2毫米;年平均气温2.8℃,比上年上升1℃;年日照小时数2239.1小时,增加255.9小时;年积雪天数33天,比上年减少25天。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起,死亡8人,受伤7人,直接经济损失3.1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5510人。

注 :

[1]本公报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4]公报中增长速度均以上年为基年对比。

[5]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务输转、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县人社局、县医保局、县民政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机械数据来自县农机局;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数据来自县交通局;文化、广播、旅游数据来自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科局;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甘南州生态环境保护局碌曲分局;年平均气温、年总降水量、年日照小时数据来自县气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水资源总量、蓄水总量、总用水量数据来自县水务局。